中国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它包括宋、元以来,乃至近代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剧文化的总称中国戏曲、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以及印度的梵剧是世界三个古老的戏剧文化,而中国戏曲相对成熟较晚,约列12世纪才形成完整的 状态⋯经800多年的发展,至今有317个地方剧种·“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独树一帜的,不仅表演艺术独特,与之相适应的表演场所——戏场建筑也具有与欧洲不同的形式和格局.时空虚拟是传统戏曲三大特点之一,因而无需布景,道具也极简单,通常一桌两椅而已中国历代演戏 的场所,形态各异,其名称亦不相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Ho中,将传统观演场所泛称之为戏场(theatrical building),是比较确切的称谓查theatre一词源自希腊的动词theasthai,原意为“看’,当 今称之为观演类建筑也合乎此意剧场的古希腊文theatron词根中还有剧场艺术之意 唐代(7~10世纪)中国戏剧初具雏形,表现为说唱艺术.至宋、金两代(10~13世纪)才正式形成杂剧和南宋戏文,是为戏曲之始.至元代,戏曲艺术空前活跃,出现了几位大戏剧家如关汉卿、王吏甫等,明代成祖皇 帝朱棣文学艺术修养很深,对戏曲也有较高的欣赏能力,且能自编剧本,亦常召艺人人宫演出,宫内也设有专司演艺的部门(教坊司)明代中叶。朝政腐败,戏曲衰败.直到清代康、乾盛世,又有相应的发展尤以乾隆80寿辰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戏曲艺术又一次趋向高潮. 历代戏场随着戏剧艺术的发展而演进.就建筑而言,以唐代戏场、宋代勾栏、元代戏台和清代戏楼、戏园为其主流.当代传统文化研究者邓绍基-41认为:“历史上的戏剧现象是和广义上的戏场同步产生的,两者互有配合、 制约和影响例如元代杂剧的戏曲体制的出现和繁荣,同瓦市勾栏这种戏场形式提供的条件密不可分;近代京剧中某些唱腔和流派的形成,离开了近代室内剧场条件,也是很难想象的再者,戏益艺 术形式的走向成熟,与观演建筑日趋完备,大体上是同步的.因此戏场史研究也是我国传统戏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人还认为舞台(戏场)发展史本身便是演出艺术史的一个分支门类再说,作为酬神娱人的戏曲艺术是 古代人们的重要社会文化生活和追求,因此它不仅要满足“演”的要求,而且要适应观众和听众的“视”、“听”和其它功能条件,使戏场建筑在不断改进中逐步走向完善由于社会生活发展中的多样化要求,加上各处人文和地 域条件的差异,也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戏场建筑于是数百年来戏场建筑遍布各地,其影响之广,形式之多,数量之大,成为古典建筑中一项珍贵遗产 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其间尽多变化,但仍一脉相通,其文学价值可与诗词齐观近百年来中国舞台艺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沿着灿烂和辉煌的轨迹发展,并走向世界,为世人瞩目.至于传统戏场,则受中国古典建筑格局等的 限制和西方剧场和演剧方式及设备等的影响,而为现代剧场建筑所替代.但是20世纪初期,在古戏台日趋湮没的同时,还是有一些按传统格局修建的戏场.乃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江西省 乐平市的四乡建造了多座传统式戏台,并且经常演出1994年江苏省昆山市新建昆曲博物馆时,由同济大学设计了一座传统庭院式戏楼,供昆曲观摩演出.此类事例,在全国各地亦不在少数,但往往只是出F对传统形式和 俗的挚爱,以及为了保持传统戏曲观演的特殊风格及情趣.至于如何进一步配合当前戏曲观演,并无多大的进展. 20世纪中,我国对传统戏曲的发掘、整理、以至推陈出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T作,但是对于相应的中国传统戏场的革新和研究就显得冷落,因此大大落后于欧洲和日本.在欧洲戏剧史的研究范畴内,剧场建筑是一个极 其重要的方面.他们对古希腊、罗马的露天剧场就有过大量调查资料至于欧洲古典剧场和音乐厅更有详细的研究,其总结的经验对当前设计仍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一般建筑学和建筑声学教科书中,也常有叙述.回顾我国 的建筑史著作中,很少介绍这类以社会文化活动为中心的占典观演建筑的存在和发展,至于有关其功能特点的分析研究资料则更少了(关于古典传统戏场声学问题另文讨论【5)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场一无可述,而是未能得到有 关方面应有的注意和重视.例如当令西方演艺界发展的一种没有布景甚至连简单道具也不用的虚拟演剧方式,在观众积极参予下,加强r演员和观众的交流这些正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再如2000年5月间上海昆剧 团在上海三山会馆传统戏场内,演出了按自居易原作改编的“琵琶行”,就是具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因此研究传统戏场建筑,配合戏曲改革的步伐,在表演艺术上推陈出新,有其相辅相成 的积极作用. 1早期的传统戏场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从文心和文体(即内容和形式)上看,各家自有不同的说法“4j,但主要由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我国戏曲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歌舞其表演场所大致与国外古代情况类 似,多数是利用自然地形在户外广场举行进入农耕社会后,在原野祭祀活动中已有乐舞出现例如早在夏禹时代(公元前2l世纪)就有记述野外举行的大型叙事乐舞《九韶》之事叉如千余年后,春秋时代(公元前7世纪)所编 的民歌集《诗经·陈风·宛丘》篇中有记述陈国百姓(今河南淮阳地区)一年四季在宛丘(春秋陈国国都之名[7])地方击鼓跳舞,四周围观的情景(《宛丘》乃诗篇名,其内容系刺幽公之“淫荒昏乱,游荡无度”,后人或 释之为情诗[“.该诗篇中除“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外,还有“宛丘之上兮”,“宛丘之道”等句,可见宛丘乃指地名.又《陈风》另‘诗篇《东门之份》中有“宛万丘方之数栩据”句,所指亦地名也 )当然,宛丘又有丘上有丘之意⋯,以形容中央高隆之地,在此乃巧合从素称戏曲活化石的贵州地戏和在甲骨文中即有记载的江西傩戏来看,都是在平地上演出的以后的歌舞、百戏演出也常如此这类尚未建筑化的原始演出场所 ,直到唐宋时代尚有类似记述.在市井广场、通道路旁仍常有之(如见:唐代常非月的《咏谈容娘》,宋代《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观演场所的建筑化,约始于汉代(公元前后各约两个世纪),在张衡《西京赋》中, 谈到广场上观看角抵、百戏而设之帐棚(见《汉书·西域传》).这种早期的看棚虽属临时性的,但到隋代已发展至相当规模(见《隋书·音乐志》“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又见《隋书·柳 或传》“高棚跨路.广幕陵云”),把表演区也建筑化,约始于唐代,那时称之为乐棚、歌台、舞台等,见诸如元稹《哭女樊四十韵》、王建《官词》、崔令钦《教坊记》中的描述.